这是【看懂青山控股系列的第10篇文章。

如果你觉得内容有价值,欢迎 点赞转发收藏。热度越高,我们就越有动力持续深挖这家企业的更多细节。

企业做多元化,方向选得好,能抬估值、撑利润,还能提升抗风险能力。但很多公司一旦跨领域,容易走偏

青山控股从不锈钢起家,做到全球镍资源话语权,再走进锂电、电池、物流、金融。看上去跨度大,实际很集中。

这公司是怎么做的?这一套打法值不值得借鉴?接下来聊聊它背后的几个核心逻辑。

 

01

如何多元化,才不乱套

大多数企业在做多元化时,常见就几条路:

一是垂直整合,往上游拿资源,往下游贴近客户。目的是拿下利润关键环节,把节奏掌握在自己手里。

二是横向扩展,做并购、拓品类、出海。更偏市场打法,核心是抢份额、铺网络。

三是生态协同,围绕已有的资源或者客户,把能力延伸出去,比如搞配套、搞服务、搞新场景。

这几条路,路径都清楚。多远能走得稳,要看主业底子扎实不扎实、资源卡位牢不牢、风险扛得住扛不住。

 

02

青山起点在哪?

青山控股起步做不锈钢,在行业里体量很大,早早就盯住了上游的镍矿资源。

这家公司把重注压在印尼,建了IMIP和IWIP两个工业园,产能迅速拉升。根据国际镍研究组织的数据,截至2024年,青山控股在印尼的镍铁年产能(以镍当量计)约为85万吨,占全球镍产量的22%至25%左右。

再加上它自己搞冶炼、搞加工,工艺上也下了不少功夫,像RKEF-AOD一体化炼钢、高冰镍的生产技术,都是它推动的。

所以,从资源到技术、从产能到成本,它在不锈钢这条线上,已经走出了闭环。

 

03

为什么要做锂电?

锂电这几年一直是个风口,青山切进去的方式没走热度路线,而是基于资源逻辑。

原因很简单:三元锂电池离不开镍,原材料成本占比又高,谁掌握资源,谁就有议价权。

它在印尼继续搞镍矿,在津巴布韦又补上锂矿,还参与华友钴业等项目,稳住了“镍+锂”的双资源。

后面一步,就自然走到了电池。它成立了瑞浦能源(Ruipu Energy),一开始就同时覆盖了储能电池和动力电池两个方向,产能规划和客户合作同步推进。

最关键的是:这一整套链条——从原料到材料到终端,全在自己控制下进行。这样扩出去,更容易撑得住。

 

05

那物流和金融怎么解释?

做链条闭环,有原料、有产能,就得把交付这一环处理到位。

青山在印尼园区内部配建港口设施,比如IMIP工业园的专用码头,物流效率提升明显。但在非洲区域,例如津巴布韦,它采取的策略是与当地物流企业和国际货代合作,并未自建港口,而是通过第三方网络完成出口调度。

再说金融,外界看它也做这一块,但核心目标并非靠金融本身赚钱,而是把供应链上的价格波动、账期这些问题处理好。

比如做风控机制、价格联动、预付款融资,都是围绕自身产能和资源配套起来的。这个金融,是拿来稳供应、保交付。

 

06

最后的关键点

很多人看青山,会觉得它什么都做了,其实每一块业务都围着资源主线转。

它做不锈钢,是用镍压成本线;它做锂电,是把镍用到新能源;它做物流和金融,是为链条供血供氧。每个动作都在补位主业务,不算跑偏。

对企业来说,如果你现在也在考虑多元化,这件事值得参考:

1、资源有没有卡到别人喉咙口?

2、扩的业务,是不是能反哺主业?

3、有没有形成自己的闭环生态?

多元化的价值,不光是增加业务数量,而是让公司整个盘子跑得更稳、更久。

作者介绍|何研
8年企培经验,持有教师资格证、心理咨询师证、人力资源管理证。分享中国式处世成事|商业资本,助力个人从打工思维向平台思维转变;助力企业主用生态思维搭建企业护城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