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最近一年来,印尼政府对在本土建设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宣传的特别卖力气,惹得不少中国造车新势力产业纷纷来印尼布局,其中的利弊今天老杜就和大家简单分析一下。
据本地媒体报道,印尼现有汽车总保有量近2900万辆,销量排名前5的品牌分别是丰田、大发、三菱、铃木、本田,五菱首次跻身第6。印尼是东南亚最大经济体,但汽车保有量仅为每千人约99辆,仅排第五位,目前现有的各种电动车不足2000辆,因此距离这个具有2.7亿人口大国来说应该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。




目前,已经正式进入印尼市场的电动车主要品牌有:



印尼政府制定的电动车目标:印尼政府于2021年7月发布了电动汽车生产路线图,计划2025年生产40万辆EV,2030年生产60万辆EV,2035年生产100万辆EV。到2030年,印尼计划在各个地区建造31,859个公共电动汽车充电站,以便为电动汽车用户提供服务。预计当年将有220万辆电动汽车和1300万辆电动摩托车上路。该目标每年可节省约1300万桶燃料或16万亿盾。此外,它还有助于每年减少400万吨二氧化碳排放,每年增加2.4太瓦时(TWh)的用电量。




以上,仅供要来印尼投资电动汽车产业链的老板们参考,至于这一块到底是馅饼还是陷阱,老杜觉得就目前国内经济形式和印尼的资源市场而言,对大多数企业来说,可能还是机遇大于挑战。这个“馅饼”最终有多大,就看印尼政府的政策落实和各位投资者的眼光和定力了。希望在不久的将来,在印尼某地,一个新能源汽车的全产业链园区平地而起,能够整合印尼的各类现有资源,为中印尼两国乃至全世界的碳排放目标做出贡献。当然,这个期望值目前不能太高,要稳扎稳打,步步为营,方为上策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