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毛棕榈油(CPO)生产国,但不幸的是,直到现在 CPO 的价格仍由马来西亚决定。 

事实上,棕榈油来自西非,并非原产于印度尼西亚。根据印尼棕榈油协会(GAPKI)的资料,油棕最早是由荷兰人引进印尼,于1848年在茂物植物园种植。

棕榈油终于受到欢迎,因为种植园的增长相对较快,与大豆、玉米和向日葵等其他植物油相比,其石油产量丰富且价格低廉。

1980年代,印尼油棕种植园面积仅为20万公顷,其中大部分是从荷兰殖民政府继承而来。然而,油棕种植园正在迅速增长。

自 2006 年以来,印度尼西亚的原棕油生产也一直与邻国马来西亚竞争。迄今为止,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原棕油生产国。根据中央统计局(BPS)的数据,2021年原棕油产量达到4620万吨,而马来西亚的原棕油产量仅达到1800万吨。

原棕油的出口份额也很大,如果参考 GAPKI 编制的数据,2021 年将达到 3423 万吨。这使得原棕油成为印度尼西亚贸易平衡的主要供应商品之一。

印尼原棕油产量相当多,固然是一个不错的成绩,但如果深入研究,这个成绩还不够。原因是,马来西亚仍然是通过大马交易所衍生品(BMD)决定世界原棕油价格涨跌的看守者。

考虑到邻国之前是世界上最大的原棕油生产国,在印度尼西亚最终取代被马来西亚占领多年的位置之前,BMD 在决定全球棕榈油价格方面的影响力并非没有道理。

从 BMD 官方网站推出,CPO 交易自 1980 年 10 月开始运营,以马来西亚林吉特和美元 (US) 确定。

此外,该国的油棕种植园仍由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的公司主导。投资部/投资协调委员会 (BKPM) 报告称,2015 年至 2021 年 3 月农业领域的外国投资或外国投资 (PMA) 仍以油棕种植园投资为主,其中来自新加坡的投资达到 53.7%,马来西亚为 15.8% 。

当然,这对印度尼西亚来说是无利可图的。举个例子,前段时间世界原棕油参考价大涨,带动国内食用油价格上涨,因为原棕油是食用油的原料。

甚至政府也实施了国内市场义务(DMO),在 2022 年 4 月 28 日至 5 月 23 日期间禁止原棕油出口活动三周,以控制国内食用油价格。

2021 年,工业部 (Kemenperin) 计划增加以自然资源为基础的下游计划,包括在农业部门,以便继续刺激经济附加值。其中之一是发展棕榈油加工业。

通过下游政策,政府的目标是到2045年印尼成为世界领先的棕榈油衍生产品生产国。此外,希望这也将使印尼成为全球原棕油价格的决定因素,原因是,印尼控制了55%的原棕油出口市场。

来源:CNBC 印度尼西亚